历尽百年千舟,归来仍是「东江龙王」
东莞发布 2024-06-17 14:40


▲“东江龙王”中堂龙舟队(容创炼 摄)

每年龙舟月,广东的江河湖海传出阵阵龙舟鼓响。所谓“直道竞速看东莞”,东莞的龙舟竞渡往往是众人讨论的话题中心。

在连场的“龙舟F1”中,东莞中堂以“东江龙王”之名出圈,背后的故事更让人动容。

▲中堂龙舟队在2023年东莞龙舟锦标赛中问鼎桂冠(容创炼 摄)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在沙田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暨东莞龙舟锦标赛中,中堂龙舟队在决赛最后10米上演极限反超,以1分49秒373的成绩战胜劲敌沙田队与麻涌队,夺得全市龙舟锦标赛冠军。

中堂龙舟队问鼎桂冠,不仅弥补了6年前惜败麻涌的不甘,更让被时间冲淡的荣光——“东江龙王”,再次响彻龙舟江湖。

▲中堂龙舟队(欧迪鹏 摄)

东江很长,中堂何以被称为“龙王”?

中堂龙舟,究竟是什么level?

01 /

扒标:

历尽百年千舟,归来仍是龙王

就算是不熟悉中堂的人,也大概听过它的“国字号”名头:“中国龙舟之乡”“中国龙舟文化之乡”。

中堂位于东莞的西北部,60平方公里的小镇被东江支流环绕。纵横的河网滋养了一方肥沃水土,也让水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龙舟,生动鲜活地穿游于每个中堂人的生活中。

中堂先辈们依水而居,以舟代步,500多年的龙舟文化也因而得承先风,火力旺盛。清代名诗“中堂出标是元年,果真扒出是真贤;到处龙舟来趁景,第一飞龙是鹤田”就印证了中堂龙舟的强劲实力与文化传承。

▲中堂队征战海上龙舟赛(黄翟建 摄)

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赛龙舟这项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已经演变成与时俱进的现代竞技项目。中堂龙舟队以身秉龙性,积极参加市、省、国家乃至国际龙舟邀请赛和各类重大比赛活动中均成绩卓著,多次获奖。

中堂龙舟近年威水史

2004年,东莞市“石龙杯”龙舟比赛,传统龙第二名;

2005年,全国龙舟月东莞国际龙舟邀请赛暨东莞市“石龙杯”龙舟竞赛活动,国际标准龙男子组第一名;

2005年,全国龙舟月东莞国际龙舟邀请赛暨东莞市“石龙杯”龙舟竞赛活动,传统龙第一名;

2006年,中堂马沥龙舟队参加加拿大国际龙舟俱乐部邀请赛获得男子标准龙2000米铜牌。

2015年,中华龙舟大赛(东莞·麻涌站)中堂镇队获得了传统龙舟男子500米直道冠军。

2017年,东莞龙舟锦标赛中堂镇队获得了传统龙舟男子500米直道亚军。

2017年,中国(容县)龙舟邀请赛中堂凯翔龙舟队获得800米直道竞速第一名。

2019年,深圳南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中堂碧海龙舟队获得第三名。

2019年,中堂镇龙舟队获得穗莞杯的500米直道竞速、2000米绕圈赛的双冠军。

2023年,东莞龙舟锦标赛,传统龙舟男子600米直道冠军。

2024年,中国·常德阳明湖第二届龙舟赛,公开组(22人龙舟)500米直道竞速项目冠军。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南澳)海上龙舟赛,在B组赛事(500米直道竞速)第一。

▲中堂队征战海上龙舟赛

耀眼的成绩背后,凝聚了中堂龙舟健儿无数心血与汗水。

就拿去年东莞龙舟锦标赛来说,从战术钻研、到晒成“烧鹅色”,再到带伤训练,从比对手多赛一轮半决赛,到决赛奋力追赶逆转夺冠,这个来之不易的冠军让人们看见“中国龙舟之乡”特有的韧劲与拼劲。

▲因龙舟训练,队员晒成“烧鹅色”

“一条船,一条心,不到终点不放弃”,中堂龙舟队每个成员都将此当成准则,在赛场上拼搏进取,以最佳的竞技状态、永不服输的龙舟精神为集体和家乡夺荣誉。

除了镇级、村级队伍,中堂还出现过槎滘海鲨、潢涌凯龙、东向向龙、三涌碧海、三涌凯翔、马沥众志、四乡加冠、潢涌老友等龙舟俱乐部,龙舟俱乐部的加入让中堂龙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02 /

趁景:

龙舟九景,比过年还热闹

在岭南水乡,赛龙舟是当地乡亲每年重要的“团建”活动。中堂镇每三年进行一次扒标,间隔年举行龙舟巡游趁景活动。

作为珠三角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堂拥有沿袭了300余年的龙舟景。据不完全统计,中堂全镇有龙舟近200条,村村都有自己的龙舟队。

2006年开始,中堂把每年的龙舟景定为“龙舟文化体育节”,成为中堂的一项文化品牌活动,2009年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堂龙舟景历史图片(来源:东莞阳光网)

中堂龙舟景,究竟有何特别?

传统的中堂龙舟九景,从农历五月初二到十三,轮流上演不同的“景日”。届时全镇倾城出动,万人空巷,齐聚江边看龙舟,场面喧振水陆,说比过年还热闹也毫不夸张。

在九景中,最大且最有看头的要数农历五月十三的中堂镇景。

这一天,全镇上百条龙舟齐聚镇东南的东江支流,在宽阔的江面上参加竞渡活动,这是中堂镇最大的龙舟民俗活动,且揽获了三“最”:参赛龙舟最多——约两百条;划龙舟的队员最多——达上万人;观众最多——每年都有十几万人观看。

去到中堂其他村落,你都能寻迹并亲身体验到起龙、趁景、斗标、藏龙等完整的龙舟活动和民俗礼仪。

农历五月初二为斗朗景。斗朗自古就是龙舟造船名村,船厂最多,制作龙舟数量也最多,大部分销往珠三角各地。趁景期间不同地方的人们来这里修补受损的龙舟或订购新龙舟。

2024年斗朗景

同在初二的蕉利景历史最久远,明末清初龙舟竞渡已成风俗。“犒船”是蕉利龙舟景中的重要环节,沿岸村民早早备好水果、饮料、龙船饼等各种礼品,用于犒赏巡游的龙舟,以示祝贺、慰劳。而扒手也会精选一些水果、饮料、龙船饼作为“回礼”,让大家都能沾沾龙气、传递好运。此外,巡游的龙船还会扒到蕉利村的侯王庙前接受犒“龙船标”,接过龙船标,寓意今年村民能够风调雨顺、添丁发财、平安喜乐。

▲2024年蕉利景,龙船还会扒到蕉利村的侯王庙前接受犒“龙船标”

槎滘景定在了农历五月初四。与蕉利不同,槎滘村江面更为宽阔。长2000米、宽400米、水深10米的江面非常适合龙舟运动,因此每年到槎滘趁景的镇内外龙舟最多。槎滘村近些年龙舟竞渡水平较高,分别在2010年、2012年、2015年、2018年获得中堂镇龙舟比赛第一名。2024年中堂镇标,槎滘将冲刺他们的“五连冠”。

2024年槎滘景

东向村位于中堂镇中心,每年农历初五,村里都会举办扒艇仔活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村民,出门以船代步,因此村里男女老少都是扒艇仔的高手,扒艇仔活动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扒艇实际上是一门技术活,如果控制不好,艇会一直在水上打转,不能前进,甚至会翻艇落水。

▲东向景保留传统扒艇仔比赛

2024年潢涌龙舟景

如果你想体验喜庆热闹的龙舟景日氛围,初六的潢涌景不要错过。潢涌村村子大,人口多,拥有的龙舟数量也是全镇最多。景日期间,潢涌村会邀请镇内外龙舟队前来参加比赛,每年参加竞渡的龙舟有上百条,观者如云,成为仅次于中堂景的第二大景。

▲2023年潢涌龙舟景(萧培东 摄)

潢涌在举办龙舟景之余,更有龙舟文化美食节,上百种美食任君挑选。每年都吸引大批市民前往,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美食街生意火爆,摊主们忙得笑逐颜开,大朋友、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

潢涌村在每年潢涌景期间举办龙舟文化美食节

初六江南景保留了最正宗的民俗味道。江南村地处广州新塘与东莞交界,许多村民的亲友都在新塘,景日这天,江南村人就会早起打扫房间、换新衣服、做龙舟饭,迎接亲友到来。午饭吃过,大家汇集在江边看龙舟,送上礼品“犒标”。

▲香气扑鼻的龙船饭

除了龙舟竞渡,吃龙船饭也是每年端午必不可少的仪式。农历五月初八,马沥景会举办全村“百围宴”,邀请亲朋好友和家人共同在村小广场吃龙船饭,上千人围拢上百桌吃饭,场面非常壮观。

2024年马沥景

还有初八的下芦景,每到景日期间,下芦村会广泛邀请外来龙舟队到这里表演、竞赛,然后热情招待,同时全村人一起吃龙舟饭,一起观看龙舟比赛。

03 /

爆单:

冠军之船中堂造,新龙骏水忙

今年端午节前后,霍沃标龙舟造船厂的龙舟师傅们仍在加班加点赶制作龙舟。起龙骨、打水平、刨光、打磨、上色……一旁的几条龙舟已经进入最后的制作阶段,一摞龙舟船板摆放一旁亟待赶制。

同样忙得不可开交的还有冯沛朝龙舟造船厂,冯师傅今年的订单比往年都要早,正月十五就召集师傅提早开工。

▲东莞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龙腾中堂》片段

霍沃标的儿子霍文忠对今年的爆单并不意外,“今年的订单来自五湖四海,也比往年同期有所增加,应该是和我们中堂龙舟队夺冠有关系,让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名声在外。”

非遗传承人霍沃培为龙舟点睛

中堂自古便是造船名镇,鼎盛时期曾拥有10余间龙舟制造厂(其中斗朗就有6间,马沥3间,东向2间)。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起中堂广为流传的“一夜成舟”故事。

据《东莞龙舟志》记载,民国时期有买家到斗朗重金求船,要求今日交定金,第二天便要交船。买家的需求令造船师傅为难,因为那个年代一条龙舟最快也要一周才能完成。深思熟虑后,他召集全村造船人手分工协作,奋战一天一夜,居然真的将龙舟保质保量地完成。这条船后来在各项赛事中屡屡夺魁,快比流星,人称“过天星”,斗朗龙舟也因此声名远播,享誉四方。

中堂制作的龙舟主要造型为高高翘起的“大头龙”,竞赛龙舟多以杉木为原材料,龙舟重量轻、吃水浅,行驶速度更快。

在浓厚的龙舟氛围之下,中堂龙舟制作技艺远近闻名,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造龙舟师傅冯沛朝与霍沃标、霍沃培分别被列为省、市级龙舟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人。

▲东莞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龙腾中堂》片段

时至今日,中堂仍有4间龙舟制造厂,不仅为周边镇街,也为广州、惠州博罗乃至香港等地制作龙舟。有许多龙舟比赛者因为依靠中堂龙舟在竞渡比赛获得了名次,都会将锦旗送到中堂镇的龙舟船厂。

今年5月,位于广州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开门迎客,在“盛满非遗珍宝的盒子”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中堂龙舟作为展品赫然在列。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资料图)

该龙舟为杉木材质,龙舟全长22米,宽1.2米,是可供14对划手即28人同时划桨的“中龙”,这种尺寸的龙舟一般用在龙舟队训练及小型比赛。尺寸缩小极为考究龙舟制作师傅对龙舟尺寸的变换及运用,更展现龙舟制作师傅娴熟的技巧和工艺。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的中堂龙舟

为了更好地培养龙舟制作技艺师傅,促进技艺传承,中堂镇建立了系统的龙舟师傅名录,制定镇级传承人保护机制和授徒奖励机制,并不断鼓励年轻人加入龙舟传承队伍。

▲中堂龙舟文创

不仅如此,中堂还率先以政府牵头,联合高校、文化创意设计公司交流合作,开发了一批龙舟文创产品,用创意力量书写文化自信,让年轻人与传统美学双向奔赴。

今年龙舟月,中堂镇更是联合东莞广播电视台推出了纪录片《龙腾中堂》,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与龙舟的故事,让观众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中堂人骨子里的“龙舟精神”。

今天,尽管陆路和航空运输在便利度、快捷性上都超越了水路运输,但作为岭南文化的一支代表,龙舟文化在中堂仍被完整地沿袭了下来,并以更潮流有趣、与时俱进的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发生。

而中堂“东江龙王”的称号也不是空穴来风。

它是龙舟健儿用血汗在竞技场上拼下的至高荣誉,是融入中堂人生活日常的民俗情结,是传统手艺人为制出一条条“扒得更快的冠军龙舟”的坚守传承,也是从政府到群众、自上而下的文脉传承与培育创新。

▲卫冕冠军槎滘队积极备战训练中

中堂龙舟锦标赛一般三年才举办一次。“老牌劲旅”槎滘队继续连冠?还是有其他队伍黑马翻盘?这一切都要等待赛事见分晓!

6月18日,中堂龙舟广场对出江面将举行中堂镇龙舟锦标赛,中堂镇19个村(社区)组队参加1000米直道竞速男子传统龙舟比赛。比赛采取预赛、复赛、决赛共三轮的方式确定最终名次。究竟哪支队伍能取得冠军?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堂镇2024年龙舟锦标赛

竞赛时间

2024年6月18日(星期二)

中午11:30-14:30

竞赛地点

中堂镇德本公园龙舟广场对出江面


竞赛项目:

传统龙舟1000米直道竞速

赛事直播:

抽签表:

竞赛总平面图:

期待在这场群龙对决中再次一睹中堂“东江龙王”的风采

(供图:东莞广播电视台、水乡中堂、黄翟建、容创炼、欧迪鹏等)

    阅读   0
    点赞   0
    邓燕芬 小编
    2024-06-17 14:40:40
    推荐
    loading...
    点击开启小窗播放
    微信方法